穿着安踏鞋准备开始跑步的机器人
甘肃玉门。它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石油城市。它拥有中国最完整的地形:雪山、戈壁、沙漠、绿洲。
2024年,这座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的西域重镇,诞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制造的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机器人穿着运动鞋的跑步比赛。
机器人的脚上穿着安踏最先进的C10专业长跑靴。在十分钟的比赛中,穿着内置双驱动碳板的安踏跑鞋的机器人比同样没有跑鞋的机器人领先了189米。这一成果成功探索了运动器材可以帮助人类改变自身动作的界限。
创新是科技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作为中国创新的代表,安踏随本次赛事登上了人民日报新媒体节目《这个创新很有中国味》。节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奥运冠军李发彬与安踏集团嘉宾共同探讨和演示“科技创新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的主题,生动呈现了品牌的品牌理念。自己的创新精神。
《这个创新很中国》中的机器人赛车片段
“金鸡独立”引领的科技创新
如果说机器人赛车代表了未来科技的前景,那么安踏的创新技术已经在很多现实场景中落地。在《这创新是中国人》节目中,节目组用20吨冲压机直观地展示了安踏的“大杀器”——最新一代“震岳”冠军举重鞋:
在冲压机20吨的压力下,砖块、保温杯等物品瞬间被压碎,折叠的“震岳”鞋底也被严重压碎。不过机器重置后,很快就轻松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正是这双鞋帮助李发彬在奥运会上经受住了顶级考验。
说起李发斌,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金鸡独立”。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决赛中,李发彬举起杠铃后直接将右腿抬向空中。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金鸡独立》代表着举国同庆的黄金时刻。然而,对于安踏品牌CMO朱辰晔和她背后的研发团队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当李发彬抬起右脚时,杠铃的重量集中在他的左脚上。这时,鞋子要承受成倍的压力。于是,安踏研发团队开始研究如何为李发彬定制鞋底。此次定制不仅是为了满足外观需求,更是为重压之下的运动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此,在新的奥运周期中,安踏开始对运动员进行跟踪分析,力争在巴黎进一步提高中国举重运动员的装备性能,让他们在提高成绩的同时避免受伤。 “法斌的动作帮助我们完成了一次‘奥运版’的极限测试。”朱辰野回忆道。而正是这样一次偶然的测试,成为了奥运举重鞋再次升级的契机。李发彬和中国举重在巴黎大放异彩,安踏的创新技术功不可没。
举重鞋需要承受比普通鞋大得多的重量。安踏自主研发的举重鞋具有“吨位级”抗压能力,可稳定吸收14名成人的总重量。这样,在承受运动员体重和杠铃重量的同时,还能使运动员保持稳定,避免在挺举瞬间产生的巨大冲力下受伤。
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专家之间的对决,但对于研发人员来说也是压力山大。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发出对运动员有帮助的高科技产品。这款蕴含10项国家专利的安踏举重鞋,通过四年后的反复训练不断升级,坚定支持了李发彬的每一次尝试。
“震岳”正在进行压力测试
创新让中国体育更加自信
在定制举重鞋的这一年里,安踏装备团队与运动员经历了5轮沟通、20次试穿。朱辰野表示,团队首先需要收集举重运动员的脚形数据,制作鞋楦,并以鞋楦为参考,协调科研团队的举重鞋模型。然后,材料工程师会调整鞋子的部件参数,将电脑中的数字转化为手中的实物,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接下来,在设计师、运动科学家、材料工程师的通力合作下,运动员要尝试至少30双不同工艺、材料、结构的举重鞋,他们的专属举重鞋才正式诞生。
安踏对中国体育的贡献远不止“震岳”。 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是安踏自2009年6月正式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以来,陪伴中国代表团参加的第八届奥运会。作为与中国奥委会合作时间最长的品牌,安踏助力中国奥运运动员登上奥林匹克领奖台超过300次。 162名奥运冠军身穿安踏冠军龙队服,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精神和东方文化优雅。
总结巴黎对中国体育的印象,朱辰野提取了关键词“自信”。从赛场上不惧强敌、越战越勇的竞技信心,到更换国产比赛装备的科技信心,再到充满中国元素的获奖制服的审美信心,每一个瞬间,信心有安踏相伴。
今年巴黎奥运会,安踏集团为中国运动员提供了举重、拳击、体操蹦床、摔跤、跆拳道等五个大项的比赛装备。帮助中国奥运健儿夺得10枚金牌、28枚奖牌,占中国代表团总数的10%。占金牌总数的25%,奖牌总数的30%。安踏研发、设计、制造的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奖装备已91次陪伴中国运动员登上巴黎奥运会领奖台,见证升国旗、奏国歌的辉煌时刻。
这些夺金时刻的背后,是安踏集团对“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理念的坚持。本期节目嘉宾安踏集团副总裁李凌表示:“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激发员工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成长的关键。近年来,安踏投入数亿元设立行动创新基金等方式,让我们的员工形成敢于创新、懂得创新、能创新的创新文化。员工产品的创新提案近年来,我们的这些创新产品服务了亿万消费者,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安踏集团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目前,安踏建立的全球开放创新生态网络包括全球6大设计研发中心、7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250余名专家、800余家供应商。他们共同参与建立了一个从实验室到竞技场的全链路创新闭环的生态系统。
安踏还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北体大学、北辅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探索人体工学、运动科技、材料创新等。此外,安踏还不断引进顶尖智力资源,让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集团总部。截至2024年6月,安踏集团已申请国家专利超过4,655项。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安踏集团专利申请数、有效专利数、发明专利数均位居中国运动品牌第一。
采用“氮气技术”的新一代安踏跑鞋
从“并行”到“领先”
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也是科技手段的竞争。科技创新发展,让中国竞技体育有了与世界同台竞争的底气。在这个大而深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下,安踏致力于科技创新领域,其最初的责任延伸到了奥运会之外。
如果说这些独特的“中国制造”产品帮助中国运动员一次次登上世界赛场的最高领奖台,那么屡获殊荣的奥运运动员队服则体现了安踏更广泛的社会责任。
2023年7月26日,安踏与中国奥委会共同启动大型环保行动“山河工程”。活动期间,全国体育爱好者收集塑料瓶,利用回收技术,共同编织了2024年2008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冠军龙服”。这是第一套获得权威机构认证的碳中和奖服。也让中国体育的支持者能够与奥运健儿一起登上领奖台,以另一种形式分享中国的荣耀。
在本期节目的最后,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陈科发来了一封致2030年的信,信中写道:“安踏集团的伙伴们,我逐字逐句读过。当这封信开始的时候,已经是2030年了。我们之前种下的种子一定已经发芽、长大了,到了开花的时候了,2024年我们有很多疑问,我们想问六年后的自己:
安踏研发的国家队比赛装备是否帮助更多运动员登上了世界顶级赛事的领奖台?基于氮气技术、呼吸膜、软心纱等一系列技术平台开发的运动鞋服是否已经风靡全球,帮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在运动中超越自我?
我相信,六年后的今天,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定是“是”,而我们已经做到了。我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只要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坚持下去,每一步都很重要……”
正如陈克在信中所言,成立30年来,安踏集团将创新基因融入血液,从李发斌的“金鸡独立”“震岳”举重鞋,到用安踏打造的新一代跑鞋。 “氮技术”,从配备脑机控制碳板的“金刚狼”篮球鞋,到全程碳中和的冠军龙队服,“中国制造黑”以安踏为代表的“科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的魅力和实力。科技创新动力从“并行”走向“领先”。他们不仅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上挑战极限,也在赛场外推动全球体育产业走向更高、更快、更强、更绿色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honghu.com/html/tiyuwenda/9259.html